不少業主都會選擇裝修全包的家裝方式,無需自己購買材料,也不用考慮裝修施工的事情,全部由家裝公司負責,體驗度確實很高。然而裝修公司負責的項目越多,能做手腳的地方也會越多,尤其是在簽合同的時候,不少條款里都有陷阱和套路。只有提前了解清楚,加強防范,才不會輕易踩坑,那么全包裝修合同里都有哪些套路呢?警惕這些內容避免落入陷阱!
1、 材料信息不明確。
在全包的裝修方式下,家裝公司負責提供所有的裝修主材和輔料,若是合同中對材料信息表述的不明確,品牌、材質、用量等關鍵信息不清晰、不完整,就會在材料進場時,影響正常的驗收,也會在施工時出現偷工減料和以次充好的問題。
2、 缺少合同的附件。
裝修合同有很多附件,包括報價單、材料明細表、結算單、項目施工規劃表以及各種圖紙等。有些裝修公司就故意漏掉一些附件,這樣業主在預算費用、結算賬款、或者進行監督施工和驗收的時候就會遇到阻礙。
3、 收費方式不合理。
在裝修全包合同里要有明確的收費方式和標準,以及具體的報價和價款的支付方式等。很多情況下都存在報價不合理的現象,尤其是水電改造環節,設計線路并預算費用時就容易重復收費或增加費用等。
4、 違約責任不全面。
合同中的違約條款是不能少的,但是很多公司都會故意漏掉一些重要的違約責任。比如說施工期間,施工人員出現意外傷害或人身事故的時候,應該由裝修公司來承擔責任,若沒有這一條,就很容易產生糾紛。
由此可見裝修全包合同中的常見套路確實不少,需要警惕的合同條款內容也很多,一定要重視起來。簽合同時不要太著急,也不要只聽信裝修公司的口頭約定,只有將約定落實到合同中,才能真正享受專業服務,不會影響到切身利益。